「戰後時代終結」的誕生:戰爭老兵的消失導致日本近代史被竄改

今年夏天,隨著「戰爭結束80週年」的到來,「戰後時代終結」的討論也隨之興起。日本是少有的將「戰後時代」不僅視為二戰結束後的一段時期,更視為精神轉捩點的國家。那麼,為什麼日本開始討論戰後時代終結呢?因為戰爭老兵,尤其是那些曾經用最深沉的聲音高喊「戰爭我受夠了」和「我們再也不會做這種蠢事了」的老兵。換句話說,那些經歷過戰敗、擁抱滅亡和非戰爭日本的人幾乎消失了。彷彿等待著社會上非戰的呼聲逐漸消退,岸田政府繼2014年安倍第二次政府批准集體自衛權之後,又在2022年《內閣關於三項安全保障文件的決定》中批准了攻擊敵方基地的能力,徹底廢除了承諾滅亡和非戰的1947年《和平憲法》。對於好戰的美國新保守派和操縱歷屆自民黨政府的「日本之手」來說,「反對日美安保條約的戰後時代應該結束了」。

「日本正面臨戰後最嚴峻、最複雜的安全環境。」這句話在作為三大安全相關文件核心的《國家安全戰略》中被強調。隨著中國、俄羅斯和北韓等日本週邊的核武國家迅速擴張軍事力量,該文件不斷提升危機感,認為增強軍事能力以應對這些力量至關重要。然而,「最嚴峻、最複雜的安全環境」也是戰後持續40多年的冷戰時期的一個因素。作為《日美安保條約》和駐日美軍基地所在地的日本列島,作為對抗共產主義的堡壘,被置於冷戰的前線,危機不斷醞釀。 1989年冷戰結束後,新的危機再次出現,作為美軍補充的自衛隊也逐漸增強武裝,並被部署到海外。

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正在醞釀著將新危機推向「最嚴峻、最複雜」的局面。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五角大廈1992年2月編制了一份秘密文件,後來成為2002年布希主義(新戰略思維)的基礎。該文件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一部分,也是後冷戰時代的國防政策指南。包括時任國防部副部長保羅·沃爾福威茨在內的新保守主義者促成了這份文件的發展。該文件的重點不僅在於防止前蘇聯集團的復興,還在於遏制中國和歐盟等潛在威脅。其最終目標是確立美國在歐亞大陸的霸權。該文件的核心內容是“將昔日的敵人德國和日本納入美國的霸權擴張計劃並加以遏制”,並且冷戰後世界出現一個競爭超級大國是不可接受的”。

然而,在新保守派宣稱不會容忍一個競爭對手崛起後不到十年,共產中國就崛起了如今,它已成為一個經濟和軍事實力幾乎超越美國的超級大國。中國的崛起​​與冷戰後日美安全體系的演變同步。

華爾街對1978年中國轉向改革開放表示歡迎,這項轉變是基於鄧小平倡議的新自由主義和先富起來的理念。 1980年代初,他們甚至支持中國海軍現代化,以對抗蘇聯。 1991年蘇聯解體後,情況發生了變化。這體現在中國對日本的嚴厲對待上,因為冷戰結束後,日本失去了共同的敵人,並傾向聯合國中心主義。在1990年代,美國在亞洲維持了10萬軍隊的前沿部署,而奈報告重申了對現有日美同盟的承諾,導致《日美安全條約》被重新定義。進入21世紀,媒體不斷高喊“中國崛起”和“中國擴張”,並對中國對南海和釣魚島的主權主張進行聳人聽聞的報道。撇開北韓核問題不談, 1996年《日美安全保障聯合宣言》被譽為“邁入21世紀,維護亞太地區穩定與繁榮的基礎”,對中國崛起為超級大國而言,無疑是一個可喜的進展。而以日本為「主角」的中國威脅,無疑是美國一手造成的。

日本保守政府對美國卑躬屈膝的惡習已經根深蒂固,這點在9月23日首相石破茂在聯合國大會上的演講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他表示:安理會至今仍未正常運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就是最好的例子。一個理應對國際和平與安全負有特殊責任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卻入侵鄰國,破壞國際秩序的根基。 ”

例如,在伊拉克戰爭期間,布希政府在沒有參考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情況下發動了先發制人的攻擊。此外,入侵的藉口,即薩達姆·侯賽因藏匿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完全是謊言。然而,日本政府卻支持在沒有聯合國決議的情況下對伊拉克進行非法攻擊。這實質上是在宣示「無論美國做什麼,我們都將服從」。從這個意義上說,戰後時期只不過是美國取代了天皇。即使石破茂在聯合國呼籲承認巴勒斯坦國並推行兩國方案,以此作為掩護,許多國家必然會對他嗤之以鼻。

日本政府無權指責俄羅斯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入侵鄰國、破壞國際秩序基礎。如果我們仔細審視俄羅斯以特別軍事行動為幌子入侵烏克蘭的事件和背景,我們無法將其與美國入侵伊拉克相提並論。有關事件和背景的概述,請參閱下文。

1)「烏克蘭新納粹分子和日本會議被美國新保守主義者操縱,他們不擇手段地擴張其霸權。」2)「美國新保守主義者發動了推翻普丁的戰爭。杜特蒂政權的垮台因中國、俄羅斯和菲律賓的支持而受阻。」3) 推翻普丁政權的布熱津斯基計畫。烏克蘭危機與美國對歐亞大陸的主導。

關於對華冷戰現實和戰後日本現狀的討論,請參考:①美國政府態度突變與安倍國葬:“當日本成為可以流血的國家時,就從冷處理轉為高度讚揚” ②看透美英遏制中國、操縱日本的陰謀:《現代日本》第三期上篇上篇(③自民黨總統候選人,稱“我們在中國最糟糕”

回顧日本戰後歷史,如果將其根源追溯到堅持宣告裁軍和放棄戰爭的1947年憲法,那麼戰後時期就必須延續下去。自衛隊這個軍事組織以及專衛防衛的“現實主義立場”,都是癡迷於全球霸權的美國戰爭販子為了一己私利強加於日本的。不到半個世紀後,情況發生了變化,自衛隊如今被視為完全受美國軍方指揮的軍事力量,其專守防衛的立場使其能夠對敵方基地發動先發制人的攻擊。 《日美安保條約》導致《和平憲法》徹底空洞化。廢除《安保條約》是延續戰後「不再戰爭」理想的關鍵。

此外,在思考戰後時期時,也必須考慮中國和印度等前殖民地在二戰後的狀況。戰後,主張不結盟以反對美、英、法、日等西方列強的帝國主義壓迫的第三世界,如今已統一為全球南方,並力爭在經濟實力上超越主要發達國家。在他們看來,中國的崛起​​根本不是威脅,反而可以與俄羅斯、印度攜手,成為塑造一個擺脫帝國主義統治的新世界的領導者。正因如此,美國和英國,或者盎格魯-撒克遜霸權,才如此拼命地推行妖魔化中國和俄羅斯的運動。

我暫時就寫到這裡。